攀比心理
儿童有好多心理都是天生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儿童心理发生的多样性一点也不比成人少。攀比心理也是每个小朋友都要经历和感受到的正常的心理活动。攀比心理既有羡慕的意味,也有嫉妒的影子,是承认别人的成绩但又不甘于落后于别人的一种心理活动。
攀比心理易发生在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好胜、不服输的小朋友身上。在儿童绘画中经常出现的攀比现象不仅仅是画的成绩,在绘画的工具和材料上也进行攀比。比如,谁的绘画材料好、贵、新、特别等,有的家长也乐于参与其中,也助长了孩子的攀比思想。
有个小朋友以前买了个灰色的塑料小画箱,就是装颜料和画具用的,当她看见现在别的小朋友用的是透明彩色的画箱时,就闹着家长去买一个。我说你那个更专业,更像画家用的,这才了事。这时家长如给买,就是助长这种不正确的心理需求,工具箱不就是用的吗,有用的就行了,多了就是浪费。
一次,老师在班上宣读了参加儿童画大赛活动的获奖情况,一位家长给没有获得名次的孩子说,以后好好的画,争取来年咱也获个奖。孩子听后说,妈妈你放心,一等二等的奖算啥,等着我给你得个一百等奖。
还有一个事也挺有意思,有位刚到班上的小朋友问我,她指着墙上的画说:“他们的画能贴在墙上,我的画为什么不贴上去呢?”我说:“画好了也给你贴上去。”她接着问:“我现在画得不好吗?”我说好,她说好为什么不贴呢?我说墙面上没那么多空间了,她说没空间了他们的画怎么贴在那儿呀?让她追的我无言对答。她的这种攀比心理又是谁教的呢?
看着别人的作品好,自己也想画好,本身没错,并不是以超过他人为目的,而是要保持平静心态,画好自己的画,家长和教师往这方面引导才是对的。如果引导不好,没赶超过别人,攀比就会转为嫉妒了。
攀比心理与家庭教肓也有关系,有的家长在生活中就有攀比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使孩子逐渐有了攀比意识。一位家长给我说了这么一个事,一幼儿园小朋友给小伙伴说:“我爸爸说今天开奧迪车来接我。”结果他爸爸开了个面包车来接他,他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就是不上车。造成这样的结果仅仅怨孩子吗?
有的家长在课堂上就说:“人家怎么画这么好,你如果画这么好或超过他,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等。如果这个儿童真的通过努力超过了比他画得好的同学,他的画画的过程是不会快乐的。
家长的攀比思想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是从孩子的学习角度上考虑的。在孩子教肓问题上,一个细心的家长往往比教师更容易发现问题,也更容易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所以,家长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声明:内容摘自《解读幼儿图画密码》李凌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大班西洋画欣赏:拾穗者
下一篇:美术高考生填报志愿的原则及特点
美院帮公众号
X美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