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西洋画欣赏:自画像
作品分析
梵•高1887年《戴草帽的自画像》,整幅画面都是明亮的黄色,纯色面积较大,无论人物还是背景,黄色是基本色调,画家用明确的红色线条勾勒出人像的轮廓,人像旁用粗略且不规则的蓝色短线条交代出背景。既有一定的视觉真实感,又有强烈的平面效果。画布上生动的描绘,依赖的是梵•高完全个性的、热情的、浓厚的色彩和坚定的线条,画家有力的眼神表达了他创作中强烈的自信心。
毕加索最后一幅自画像是在他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在这幅蜡笔画中,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形象:一双似乎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僬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完全不同于他那实际上看起来像个保龄球的脸。这是毕加索对其内心的刻画,那是一个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戴克斯对此却有不同的解释:“我突然之间的感觉是:他是在直面自己的死亡,就像个勇敢的西班牙人。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勇气,而是一种用信念驱使的勇气。由于他的作品与日常生活相似,对他死亡的预感在画面中有所反映也是意料之中的。”
活动目标
1.欣赏画家梵.高和毕加索的自画像,感受作品不同的表现手法。
2.在了解自己五官特别地方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版画、砂纸画进行作品创作。
3.体验绘画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梵•高、毕加索的自画像、梵•高、毕加索的作品。
揭作材料
1.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水桶、围兜、彩色卡纸;
2.砂纸、油画棒;
3.镜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名画欣赏引出主题
1.出示《向日葵》和《梦》,让幼儿回忆是哪位画家画%
2.你知道梵•高、毕加索还画过哪些作品?(根据幼儿回答出示作品。)【解析:从名画入手,有助于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特别是《向日葵》和《梦》这两幅名画,幼儿已经欣赏过,已经有了对名画欣赏的经验,知道画这两幅画的画家分别为梵.高和毕加索,而接下来的回忆大师的作品既可以帮助幼儿体会大师的作画风格,又能让幼儿为自己已经欣赏过那么多大师的作品而感到自豪】
二、欣赏大师的自画像
1.两位大师不但画了很多景物、人物,还画了自画像。
(1)什么叫自画像?(给自己画的肖像画)
(2)这两张自画像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看看、说说大师自画像中有特色的地方。
【解析:梵•高、毕加索的画法区别还是蛮大的,特别表现在对自己肖像的描绘上。其中梵•高自画像最大的特点是笔法细腻、色彩鲜艳,给人热情有个性的感觉,而毕加索的自画像虽然第一感觉很突兀,甚至有点恐怖,但是细看却给人一种看淡人生、勇敢面对死亡的感受,在幼儿看来对眼睛的描绘还有一种夸张、奇特、神秘的感觉。在欣赏的时候要重点引导幼儿欣赏色彩和线条,为接下来幼儿创作环节作好铺垫。】
三、谈话:你的脸上哪部分长得有特色,跟别人不一样?
【解析:这一环节的用时可以简短,主要在于让幼儿借助镜子再次看清楚自己脸上与众不同的地方,可以在创作活动中有的放矢。】
四、分别进行创作手法介绍
1.版画形式:线条相对柔和。
2.砂纸画形式:线条硬朗、色彩丰富。
【解析:版画与砂纸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式。版画的创作主要在于在吹塑纸上勾勒线条的时候轻重合适,线条细腻;而砂纸画的创作则重在色块的点缀与密集、短促线条之间的融合。在介绍创作形式的时候,需要先引导幼儿发现吹塑纸和砂纸的材质分别是脆弱的和坚硬的,光滑的和粗糙的】
五、明确绘画要求,进行创作
1.画出自己面部有特点之处,如:大大的双眼皮眼睛、童花头、有山峰的嘴唇等;丰富的面部表情。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随机在脸部上进行线条的勾勒。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自画像。
【解析:在幼儿创作过程中,如果幼儿对自己的面部特征把握不清楚,可以让他借助小镜子再次观察自己的面部,找到面部最明显的特征,然后再请幼儿动笔。在创作形式的选择上,教师允许幼儿做第二次选择,即在幼儿第一次尝试版画失败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其再选择砂纸进行创作】
六、“自画像”画展
【解析:可以把幼儿作品粘贴在相框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欣赏,产生“我是大师”的自豪感。】
创作材料介绍和活动建议
材料一:
版画形式:引导幼儿比较欣赏梵.高和毕加索不同风格的自画像,然后:
1.让幼儿先在薄而脆的吹塑纸上用铅笔勾勒出自己脸部的线条;
2.选用稠密合适的、自己喜欢的色彩刷在勾勒好的吹塑纸上;
3.完全刷好色后,拿一张薄的且与刷的颜色不同的彩色纸或铅画纸,轻轻地盖在吹塑纸上,用手抹平;
4.待颜料完全吸附在彩色纸或铅画纸上且还未干的时候,掀起。
创作中:
作品:
材料二:砂纸画形式:
作品:
教学活动建议
1.开展这个活动是以了解梵•高和毕加索的作品为铺垫的,只有了解了两位大师的作品后才能充分感受到他们在给自己画自画像时那种心情,也就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2.由于吹塑纸的材质很脆,所以给幼儿提供的铅笔头不要太尖,以免用力过猛损坏吹塑纸。准备的水粉颜料不要太干也不要太湿,以能在吹塑纸上顺利画过为宜。
声明:内容摘自《美润童心幼儿园美术欣赏 课例研究》林红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大班西洋画欣赏:忧愁的国王
下一篇:如何指导幼儿进行国画欣赏
美院帮公众号
X美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