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笔画《韩熙载夜宴图》临摹方法和程序

工笔画《韩熙载夜宴图》临摹方法和程序

发布日期:2019-05-13 10:19:16

临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985年

《韩熙载夜宴图》临摹方法和程序

韩熙载夜宴图

1.认读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工笔人物画的杰作,作者顾闳中受后主李煜之命潜往韩熙载府第,靠目识心记窃绘了韩熙载政治上失意而无意为管、荒诞不羁纵情声色的夜宴故事。《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叙事性画卷,有“听乐”、“观舞”、“歇息”、“演奏”、“散宴”等五个场景,把握了众多人物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作出不同神情的心理活动。整幅画在大面积黑色的包围中沉闷抑郁,觥筹交错,似乎使人感受到韩熙载因长期纵情声色,麻木不仁的外表中隐藏着内心的紧张。全幅画面构图运用曲线铺陈开来,利用屏风、坐椅等作为分隔,起到了把不同的场景情节既分隔开独立成章而又整体贯通的效果。在线与色的运用方面,顾闳中也有独到之处。线条工整精致,以直求折,屈铁盘丝,柔融于刚。设色华滋冷艳达到极致,色彩的布阵匀称,凝重加染,配以淡色,变化自然,节奏迭起,是后学工笔人物画的典范。灯烛、乐器、帐幔、床椅、桌屏等道具的逼真写照,也为史学家提供了极好资料。

《韩熙载夜宴图》釆用平列展开的连环图画式的手法,纪事诗一样分段叙述韩家夜宴生活的过程。第一段“悉听琵琶”,有关人物集中登场。第二段“击鼓观舞”,众人观赏舞蹈家王屋山跳“六幺舞”,主人公韩熙载挝鼓伴奏助舞。第三段“更衣暂歇”,姬妾奉候,表现击鼓后的小憩。第四段“清吹合奏”,五乐女低吹管乐,合奏一曲,乐击中主人公摇扇似随乐曲节拍,实与侍姬低语。第五段“曲终人散”。

全卷以五个情节连续出现主人公韩熙载,极其生动和真实地刻画出了他和他的友人郎杰、陈致庸、朱锐、李家明、王屋山等人的不同身份、不同心理的不同形象,其中最突出的当为主人公韩熙载。虽有不同状态下的动作,如悉听、击鼓、洗手、摇扇、送客等不同情态,五次出现的形象均准确如一,均在其眉宇间流露出难以消解的隐忧,这种心理表现可谓刻画得入木三分。

韩熙载夜宴图临摹方法和程序

因全画画幅较长,本文所临画本,暂取“清吹合奏”这一段。这应是全画中有声有色的一段精彩描写。主人公韩熙载白衣袒腹,脱鞋穿袜趺坐椅上,轻摇纨扇,心境未在听曲,而是目光漫视与面前的持节板侍姬低语,其中心位置是五位吹奏中的乐女。画中三人,入乐直吹管子,另有两位吹笛,目光注视主人的方向,击板者应是校坊歌伎主持李家明,专注击拍。他身后站立一人和屏风后的一位侍女私语。韩熙载坐椅旁背身穿双鹤团花长衣持扇侍女,与坐椅后少妇相互搭讪,这些情节中的情节,安排得恰当、真实、生动。乐女和击板者均坐绣墩,使主体人物完整稳定。画中黑色坐椅和两男士的青袍,正衬托出浅灰和各种微差浅色衣服的乐女、侍姬和主人公,对比鲜明而稳定。

人物的动态传神和面孔的心理刻画,是《韩熙载夜宴图》的特别贡献。五乐女吹奏,姿态各异,有仰有合,随乐曲自然晃动,俨然已进入和谐的旋律。乐者,白面丰润,或凝眸注目,或散视畅神,或扣丹唇,或含管哨,指法、音位和臂式坐姿无处不构成乐曲的律动与和谐。如闻其声,如入其境,似余音袅袅,意于乐声中。主人公韩熙载,着白衣闲装袓腹趺坐,十足的士大夫倜傥之风。虽对站立面前侍姬似在低语,而双眸散视,却表现得漫不经意,并努力微展双眉,但心有所思,紧蹙的眉头,实在抹不掉忧心忡忡的心绪。

《韩熙载夜宴图》线描精密,写实性极强,笔墨随形、得意,精确的游丝细线,笔笔是道,紧劲畅达,刚柔相济,密不透风,舒放超逸,具有极强的线描难度,需经过热身训练之后,再作放松勾勒。

工笔画

2.临摹画法程序

(1)勾线

方法同前,扫描放大作尺寸,高28.7cm取线。

(2)男像面部染法

①分:以赭石分染面部轮廓,眼窝、鼻边、口边、耳廓、胸、腹、额、背等处。

②染:晕染血色。以淡胭脂加赭石沿耳根向颧骨方向晕开。

③罩:罩肉色。以赭石、胭脂、花青、白粉加少许藤黄调成肉色,压线平置面部、胸、腹、手等肌肤部位,发髻及胡须晕开或留出。

④开:进一步刻画出五官及轮廓,即谓之“开脸”(包括胸、手等肌肤部位)(见图)。

a.淡墨描染眼睑、黑眼球(外实中虚)及睫毛、眉毛、胡须。

b.重墨提描上眼睑中线、眉毛及胡须线,注意眉形及胡须、眼形等部位的心理体现。

c.以赭石加胭脂复勾轮廓及五官结构线,包括手等部。

d.以胭脂分染、罩染口唇。复勾口缝及唇形。

e.重墨点瞳孔。

(3)女像:五乐女及诸侍姬画法(见图)。

五乐女及诸侍姬画法

淡白粉平染面部肌肤底色。

①分:淡朱磦、赭石分染面部轮廓,五官及胸、手结构。

②染:淡胭脂加朱磦晕染血色(颧骨及口唇等)。

③罩:朱磲加少许藤黄调白粉,平罩面部肌肤(中浓度压线染)。

④开:明确刻面五官及肌肤部位。

a.以浅墨由浅到深逐渐刻画面部轮廓、五官等,眼形及黑眼球等。

b.以重墨提描上眼睑中线、眉毛、眉心、发髻、发丝等线。

c.以赭石加胭脂复勾五官线形,包括手。

d.以胭脂、洋红分染、罩染口唇,复勾口缝及唇形。

e.重墨点瞳孔。

画头饰:分别画珠、玉、金等色彩头饰,先铺以相应底色,再以石色(石青、石绿、金)点出。

托背色:正面颜色画完后,部分颜色需在画绢背面托成。故此画须于画之背面分别平染相应的墨色和石色。如面部肌肤托白粉,男像白粉加赭石,须发及黑色道具托重墨,红衣裙托朱砂,白衣裙托白粉,绿、青、草绿色托石青、石绿等,均以较厚石色一遍完成。

  1. “清吹合奏”各部服饰着色程

    序右起第一人主人公座后侍姬

    上衣:(1)赭石、土黄、墨分染;(2)淡白粉、赭石平染;(3)薄粉提罩;(4)赭石、墨复勾。

    长裙(花浅绿):(1)赭墨分染;(2)草绿墨平染;(3)四绿、赭石粉罩;(4)薄白粉点团花;(5)赭石、墨复勾。披风带:(1)土黄、墨分染;(2)同色平染;(3)薄粉染团花白底;(4)薄粉、赭绿分别点团花及花底;(5)赭石、墨复勾。

    腰带:(1)草绿、赭石分染;(2)前色平染;(3)三青薄提;(4)草绿、墨复勾。

    系裙红侧带:(1)胭脂平染底色;(2)履色平染;(3)朱砂罩;4)胭脂、墨复勾。

     

     

    第二人持扇背影侍女

    青袍:(1)花青、墨分染;(2)花青、墨、赭石平染;(3)三青、墨平罩;(4)淡花青、墨复提,白粉填点双鹤团花云纹(云纹带);(5)花青、墨复勾。

    系腰:(1)赭石、胭脂分染;(2)薄粉平染;(3)中粉提染;(4)白粉、草绿、淡洋红分别画花纹;(5)胭脂、赭石、墨复勾。

    第三人主人公韩熙载

    白色衣裤、袜:(1)淡赭墨分染(压线分);(2)淡白粉加赭石平染底色;(3)薄白粉(蛤粉)加淡赭平罩;(4)薄白粉提染(高处留残白);(5)淡赭墨复勾。

    麻鞋:(1)赭石加藤餐、墨平染;(2)赭墨复勾。

    第四人持板侍姬

    上衣:(1)淡赭石、花青分染;(2)淡赭墨、花青平染;(3)薄三青平罩(压线);(4)三青稀染,厚薄自然;

    淡花青墨复勾,注意虚实。

    长裙:(1)淡赭石、胭脂、墨分染(压线);(2)淡赭石、胭脂、墨部分晕染;(3)薄白粉(蛤粉);(4)白粉勾团花;(5)淡胭脂、赭石加墨复勾。

    披风带:(1)淡胭脂、赭石、墨分染;(2)前色平染;(3)薄白粉(蛤粉)平罩;(4)中白粉(蛤粉)勾花纹;(5)淡胭脂.赭石、墨复勾。

    红发带、红腰带、红节板:(1)胭脂平染;(2)薄朱砂(冷朱砂)罩;(3)淡胭脂、墨复勾。

    腰带(绿):⑴淡赭墨平染;⑵薄四绿罩(留线)。

    第五人横吹乐女之一

    上衣:(1)草绿墨分染;(2)赭石加草绿平染;(3)薄三绿稀罩(过线);(4)淡花青、墨复勾。

    红色长裙:(1)胭脂分染(压线);(2)薄白粉平染;(3)暖朱砂薄罩两遍;(4)淡胭脂分染;(5)胭脂复勾线。

     

    系腰带:(1)花青、赭墨;(2)前色平染;(3)薄三青罩染(过线);(4)三青稀罩;(5)花青(淡)、墨(淡)复勾。侧腰带:(1)淡赭、藤黄、墨平染;(2)淡赭石、黄粉稀罩;(3)前色提罩残留黄色;(4)赭墨复勾。

    第六人竖吹乐女之二

    上衣:(1)淡赭分染;(2)薄粉(蛤粉)平染;(3)粗粉罩;(4)淡赭墨复勾。

    白长裙:(1)淡赭石、胭脂、墨分染;⑵前色平染(稀染);(3)薄白粉罩;⑷粗白粉提厚处;(5)淡胭脂、墨复勾。

    披风带:(1)淡花青、墨分染主线;(2)前色平染;(3)淡花青墨加三青罩;(4)白粉、赭石、花青墨分别画纹饰;(5)花青、墨复勾。

    系腰带:(1)淡草绿平染;(2)薄三绿罩;(3)花青、墨复勾。

    侧腰带:(1)淡胭脂平染;(2)薄朱砂罩;(3)花青、墨复勾。

    第七人横吹乐女之三

    上衣:(1)淡赭石、花青分染;(2)前色平染;(3)三青、墨平罩;(4)花青、墨复染;(5)花青、墨复勾。绿长裙:(1)草绿、胭脂、墨分染;(2)前色淡染,平铺底色;(3)三绿薄罩两遍;(5)分染色复勾。

    披风带:(1)淡赭石分染;(2)薄粉罩;(3)中粉点花纹;(4)赭墨复勾。

    系腰带:(1)胭脂分染;(2)前色平染;(3)薄朱砂罩;(4)胭脂复勾。

    侧腰带:(1)花青、墨平染;(2)三青薄罩;(3)花青、墨复勾。

    云头屐:(1)胭脂平染;(2)朱砂罩;(3)胭脂勾。

    第八人竖吹乐女之四

    上衣(白):(1)淡赭石分染;(2)薄白粉平染底粉;(3)薄白粉提罩;(4)淡墨、赭石复勾。

    长裙(青):⑴花青、赭墨分染;⑵緒石、墨平染;⑶四青薄罩;(4)三青提染;(5)花青、墨复勾。侧腰带:(1)胭脂平染;(2)薄朱砂罩;(3)胭脂复勾。

    第九人竖吹乐女之五

    上衣(红):(1)胭脂分染;(2)薄粉平染;(3)暖朱砂及朱磦薄罩两遍;(4)淡洋红复染;(5)淡胭脂复勾。长裙(白):(1)胭脂、墨分染;(2)前色淡染底色;(3)白粉、胭脂、赭石薄罩;(4)白粉、胭脂、墨、藤黄提染厚处;(5)胭脂、墨复勾,草绿、胭脂、白粉画花纹。

    披风带(绿):(1)草绿、赭石分染;(2)前色平染;(3)草绿加三绿平罩;(4)四绿提染厚处;(5)草绿、墨复勾。系腰裙带(黄):(1)淡胭脂、赭墨、藤黄分染;(2)前色平染底色;(3)前色土黄、白粉罩;(4)胭脂、墨复勾。侧腰带(青):(1)草绿、赭石平染;(2)二青平罩;(3)花青、墨复勾。

    第十人持板官

    青袍:(1)在染墨基础上淡墨分染;(2)花青、墨平罩2-3遍;(3)花青、墨复勾。

    衬袖(白):(1)赭墨底色;(2)白粉罩;(3)赭石、墨复勾。

    腰巾(白):(1)赭墨底色;(2)白粉罩;(3)赭石、墨复勾。

    节板:(1)赭墨分染;(2)赭墨平染;(3)薄土红罩;(4)赭石、墨复勾。

    第十一人青袍立男官

    青袍:(1)花青墨分染;(2)平染三遍;(3)花青、墨复勾。

    领口(白):(1)白粉罩;(2)赭石、墨复勾。

    第十二人屏风后仕女

    上衣:(1)淡赭墨分染;(2)同色平染;(3)薄四青、赭墨平罩;(4)四青薄提染;(5)淡墨复勾。

    长裙及手持绢(白):(1)淡赫石、墨、胭脂分染;(2)前色平染;(3)薄粉平罩手绢;(4)赭石、胭脂、墨画格纹;(5)前色复勾(虚实)。

    红披风带及背发带:(1)胭脂、白粉分染;(2)胭脂白粉平染;(3)暖朱砂薄罩;(4)淡胭脂分染;(5)胭脂复勾。道具

    主人公持扇:(1)淡赭石、墨平染扇面;(2)赭石、墨勾扇纹。

    背身女持长扇:(1)赭、墨平染扇面;(2)墨画扇面画。

    左上屏风:淡墨画屏风山水画。

    屏风边:四绿、白粉平染(注意残损石绿)。

    乐器、笛、管:赭石、黄土、墨平染,管多染一遍赭石。

    工笔仕女图

    “清吹合奏”

声明:内容摘自《彭连熙人物画创作技法》彭连熙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工笔画《簪花仕女图》临摹方法和程序

下一篇:水粉风景写生技法要点

相关文章

其他动态

了解更多美院帮的新闻动态